网站首页 > 心理咨询> 文章内容

武志红:孝道反人性 爱是救赎_金羊网新闻

※发布时间:2017-8-29 19:54:4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金羊网讯 周末,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首届年会在广州举行,近百名知名心理咨询师齐聚珠岛宾馆。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携《巨婴国》一书也来到现场,其中关于“孝道是对人性逆袭”的说法,引发不小争议。

  去年,武志红开始形成了巨婴这一概念,他认为可以强有力地解释很多中国经典的社会文化现象。由此同时,武志红的一条微博感慨,已经引来高达2034的转发量:“孝道,就是婴儿式父母们发明的吧。本来,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以他们的强有力的掌控感,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并内化他们的力量;但孝道则相反,是婴儿般的父母们活在他们不能掌控的世界中,他们倍感无力,所以要掌控孩子,好获得一点安全感。孝道,就是把这个心理游戏给合理化了。”

  很快,武志红又一次在微博遭到,来自心理咨询师建评的《武志红说孝道是大恶,建评的五点意见》,并被因央视《心理》成名的杨凤池转发:“有人只为搏眼球”,建评则武志红“说一套做一套”。武志红并未反击,只是简单地回复,这些对他的评论“听下去真像活在妄想中似的”。

  这一说法在武志红的《巨婴国》一书中,被定义为权能自恋。“我的确认为,孝道是各种中国式问题的源头,有时会说它是大恶,恶之源。看历史,则觉得,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是大家长控制一切的集体主义,而孝道则是大家长权威的最有效的东西。它还导致了各种精细的心理问题。”

  “我翻看了孝经和古人提出的孝道,但越看越心惊。”武志红说,其中有多少人为了愚孝而殉身。最的是二十四孝中的那些故事,那妻儿的肉与命,做了对父母愚孝的祭奠。

  武志红说,于丹曾经一度为古人反驳,称古代孝道是充满生命力,是活泼的。但武志红研究的结果是孝就是要你顺,要你听话。

  那如果孝是反人性的,那是否就不提倡,甚至反对孝道呢?武志红说,在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更应该用爱来代替,互相尊重和包容,你是你,我是你。他自称从小到大自己所有的人生决定都是自己做出的,至今未婚未育,但父母也从没对武志红提出要求和逼婚。

  现代人的心理疾病层出不穷,抑郁症更是成为杀手级的疾病,如果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陷入心理泥潭的人们又该如何求助呢?

  作为心理咨询界的翘楚,武志红对科学主义和生理学范畴的心理学并不认可,他认为这些心理学之所以在高校范围内备受推崇,是因为这些都好学好教。而注重实践的心理咨询却少有人深度涉及。

  “时到今日,连我也要和自己的分析师做分析,每周两次。其实这是国际上心理咨询师的一个标准。”武志红说,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有上十年的实践经验,接触过尽量多的案例,才能拥有帮助别人敞开,疏解的能力。尽管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师有70万人之多,但真正能帮到心理病患的只有不到一千人。而在十年前,这个数字不会超过一百。

  武志红说,他不认可单纯依靠药物就能治愈心理疾病。国人在心理咨询时往往会自己的内心,这样很难找到根源,都是治标不治本。

  尼采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武志红在《巨婴国》中同样引用了这句话,并且他认为国人的潜意识深处都住着一条没有被驯服的全能自恋的龙。

  为何只有国人的心中才有这样一条恶龙呢?武志红解释在我们0到6个月的小婴儿时,会感觉自己便是无所不能的神,一动,整个世界为我而转,饿了有妈妈的乳房,冷了有妈妈的怀抱,可不是与全知全能神并无二致。

  然而不少人将这种认为自己是万能的错觉延续到了成年,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代言词,无所不能。武志红便是将这类型人称为巨婴,在巨婴们的内心住着一条全能自恋龙,帮助他们完成各式各样不可能的任务,然而当这个“全能神”的幻想被现实无情打破时,巨婴们又会陷入了歇斯底里的,他们接受带给他们感的一切,并试图从它的过程中再次找到自己是“神”的。

  在书中,武志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你可以做你自己。当你有意识、有觉知地选择爱、选择生时,你就了自己这个能量体,荣耀了你自己。”

  正视你内心,当它善时你笑面鼓励,当它恶时你克服。有选择地避恶,在这场选择中,你所按下的按键,就是你生命的根本所在。

  两性关系是人类心理问题的集中投射点,在与人亲密交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身和对方的优缺弱点。经常有人奇怪,为何用情至深的一对情侣到头来劳燕分飞,武志红在《巨婴国》的后半段给出了答案——看似感天动地的用情至深不过是极端自卑的自己用来证明“我很好”的伪装罢了。

  武志红提及这样一段往事,2008年南方冰灾,时值年关,不少归家人被困在韶关段高速上动弹不得。在高速上,一个来自深圳的男人选择步行寻找他喜欢的女孩,要给她带去温暖施以援手。这个故事了不少围观群众,许多人以为这定是一对羡煞旁人的小情侣。然而现实是,面对在极寒天气下步行前来的男人,女孩不为所动。男人的爱太深太重,势必将两人的空间全部占满,女孩逃走。

  而这超越的爱意若深分析下去,不过是男人极度不自信心理作怪,“我没有别人好,我是坏的,我要用超越他人的行为去展示我的好。我都那么好了,你一定要评价我是好的,通过他人积极的评价,我才能抚平内心创伤自己是优秀的。”物至反常则为妖,超越了一般人的心理行为,即使对对方进行跪舔,也会让对方在心理里产生本能的反感。

  当我们完全利用他人作为评价自己的体系,再通过超规格讨好他人以获得内心期待,势必将自己推入心理和行为上的怪圈。当我们能在繁杂思绪中剥离自身,清楚认知自己的“好”与“坏”,并欣然接纳它时,又何必借由他人充当镜子去映射自己的“好”或“坏”呢?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