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职场心理> 文章内容

微信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9-17 19:52:3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作为社会化时代的宠儿,微信将虚拟社交圈与现实社交圈完美结合,让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满足了受众的社交需要。但同时,在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并对它给予肯定时,更不能忽视了对它的过度依赖所产生的弊端,并提出问题和可参考。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你和我的关系,对话的过程是主体间的相互造就过程,对话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布贝尔,1996)①。”从前,对话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社交活动进行中的一个基本活动。传统的语言交流受到一切条件的,微信却摆脱了这样的现实条件,于化的语言交流占了主导,那些所谓的个性展示的在微信平台司空见惯,性的词语更能吸引人,应该摒弃的内容却成为了主题。

  微信的使用并不是处于一个全然匿名的条件下,所以用户在微信里会更有条件和时机去表现个人个性的一面或者是不为人知的多面性。加上在传统中有效的监督体系并不能在虚拟的网络中发挥其功效,因此在没有社会规范约束下的网络,所有的活动都可以依照用户自身的喜好进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就存在于这样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我们的连接关系并不局限于我们所认识的人。“三度影响力”②告诉我们,朋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可以启动链式反应,并且最终影响到我们。所以网络中所广泛被大家“转发”或者是发布的任何信息,无论是快乐的、悲伤的、的都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选择,甚至是思想、情绪。

  前段时间的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一位男子十秒喝完一斤白酒的视频,可谓是让网友大开眼界,之后“网友接力拼白酒成风” ,相继出现了“三斤哥”“六斤哥”这样的“尊称”.尽管医生专家疾呼停止这种拼酒的“酷炫”之风,可是仍旧没有改变这些视频当事者以此为傲,旁观者恶意,看客们一笑了之的态度。因为觉得“好玩”疯狂转发似乎已经悄悄改变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记者了解后发现,这些当事人都是在受到朋友的和刺激下才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而了解该事件的律师表示,事实上,一旦饮酒者出现死亡或者其他意外,劝喝者也都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并对当事人给予赔偿。

  个体在融入一个群体的进程中,很少会去审视个人行为,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其行为是否妥当或者是否应该对该事件的发生去承担应有的责任。因为微信的平台具有半匿名性、隐秘性,它为这些倍感压力的现代社会以及人类生活提供了一个弱化的场所,导致语言化、社交快餐化、等隐忧①。

  这样的现象并不为微信所独有,基本上只要是真正热门过的社交新都逃不过这信息噪音的魔咒。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在不断地演变着,但是却从未真正地逃离出垃圾信息的,例如3 年前的新浪微博,4 年前的人人网,5 年前的天涯社区等等。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因此如此多的信息向受众扑面而来的时候,过滤信息就是一件受众必须要做的事情。如何去净化自己的“眼球”,也需要微信用户自身对于信息的过滤,让信息噪音无法用户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与社会的整体智商存在许多的相关性,“真正的问题在于大量的伪命题、伪话题、伪观点、伪归纳、伪标题其中,吸引人的眼球、人的时间、弱智人的判断。②”提供内容者和阅读的用户都存在于伪内容中,信息内容丰富,涵盖量广,但是实质却是一个无关紧要没有意义的内容。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写过一篇《低智商社会》的文章,里面表述了对现代日本年轻人的行为堪忧:在网上与朋友无话不谈,现实生活却不能敞开,没有追求,学历能力低下却不以为然,看到电视广告就会冲动购买,毫不脸红地阅读错别字,遇到困难,懒于思考立即放弃,。这些“堪忧”似乎也存在在中国年轻人之中,甚至牵涉更多的国家。

  有研究表明,电脑和手机屏幕除了损伤视力,也会影响人的内在想象力以及构图能力。不难理解,看书时,大脑与眼睛同时运转,可以去想象以及回味一些书本中的动人之处,而在手机看,内在活动难以启动,因此对智商和健康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美国文化学者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从生物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描述了一种群体效应: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③。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学院(Virginia Tech)的一项研究也认为:“在小集体里,个体的认知能力有所下降,而如果个体感觉自身地位下降,这种效应就更明显④。”用户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联络朋友,联系情感,融入朋友圈子。如果在这个圈子里面谈论过于高深的话题或者个人的独特见解却会显示出自己的孤僻高傲,这种心理暗示让用户感到恐惧,也就是说个体服从于群体,使得自己了一部分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微信朋友圈中,用户发布得最多的都是生活点滴以及心情感想,很多人对于朋友圈的内容都感到不是特别的满意,因为大多人都觉得占据朋友圈大部分篇幅的都是用户的照或者是发布、转发一些无聊、陈旧的内容。

  在朋友圈里面的人,大多人并不会将自己头脑风暴之后的哲学问题发布出去。在别人发布一些快乐的照片或者文字的时候,并不会突兀地去否定别人,而是互相、点赞,这时候,群体的趋同性就开始出来,圈子里的人对于一个事件的看法也会达到浅层的一致性,由此对应凯文凯利所说的集体思维会降低个体的智商。总体来说,微信是作为一个工具的存在,好好利用它,就是一个好的工具,但是沉溺其中,只会适得其反。

  有一项针对五万人的调查研究显示,社交网络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有显着的负面影响。面对面交往和相互信任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呈显着的正相关,在线上的社交会影响人们对于社会的信任,从而降低幸福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曾作出了一个着名的人行道实验。米尔格拉姆利用两个下午的时间,在纽约市的人行道上预先安排好由研究助手组成的“刺激人群”,人数由1 到15 人不等。这些人一接到暗号就会停下来抬头看向一栋大楼六层的窗户,并且持续一分钟的时间。事实上,窗户上其实并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但是实验结果发现,“刺激人群”的停留导致有很多行人也会为此停下来。很显然,行人会模仿某一行为。很多人发现,在朋友或者是家庭时,很多人都会拿出手机查看。有研究者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会拿出手机105 次,而当身边的人拿起手机查看时,即使没有任何信息或者电话提醒,用户自身会有更大的几率拿出手机查看。面对面的交往却丢失了语言的交流,更多的只是各自查看自己的手机,对着手机喜怒哀乐,却忽略身边人的虚拟社交。由此可见手机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威力。

  美国科技博客GigaOm 讲到,智能手机显示屏幕会散发一种人造蓝光,它会导致人类身体褪黑素的缺失,关联到乳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高发率。在夜间曝露于蓝光照射会人体的昼夜节律,影响情绪,使人喜怒无常,甚至抑郁,可以说,社交软件催生了一个浮躁的社会。

  “权威”一词通常是指在人类社会某一领域占有的绝对的高度,而这些人或者部门所认可的或者是发布的信息都是值得被受众信赖并且能够将其作为行为标准。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权威更多倾向于政策解读、信息公布、技术鉴定等方面①。

  随着社会逐渐进入网络的时代,权威的特点和组成及作用方面也在不断被更新,传统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因为在长期以来,传统的权威拥有足够的掌控力量,因此他们都在控制媒介,而威的人或者部门“给予”信息的时候,人们只能够单方面的“接受”.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受众对于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有三种解码①立场:

  主导-霸权立场(Donminant-hegemonic Position)受众的解码立场与者的编码立场完全一致。霍尔将此方式成为优势解读(preferred reading),这是一种“完全明晰的”,意指受众运作于占支配地位的符码之中,进而就运作与主导意识形态之中。

  协商立场(Negotiated Code)这是众多受众会采取的一种解码方式,这些受众拥有一些既有的立场,他们会将这条讯息与当下的一些情境相结合,与这条讯息相容又对抗,简单来说,就是“部分否定,部分同意”.这个过程的表现就是处于一个协商和矛盾的过程。

  对抗立场(Oppositional position)受众完全理解讯息是如何被编码的,理解字面意义和内涵意义,但是会用一种完全相反的对抗性的方式去解码信息。

  微信逐渐成长,慢慢成熟,旨在通过一个社交软件解决所有与用户人际交往的相关问题。于是我们看到,从微信到摇一摇,从语音聊天到视频通线O”②,社交、游戏、支付等各类功能于一身,没有边界,俨然成为一个全能选手。吸引人的同时也制造一切信息,这样的信息中,除了有用的,还有那些。我们往往太过低估网络的影响力,以为自己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网络中的信息所影响。例如把“网友”所遇所见的事情或者经验当做自己的参考范本。

  更有甚者,把微信朋友圈中所不停转发的“新闻”或者“经验”当做是权威,口口相传,满天,逐渐变成“真理”.一些用户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些心灵鸡汤、一些早已经被粉碎过的或者毫无根据的养生秘笈之后,“善意”地想要告诉或者提醒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样的行为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人在转发前却并不会去核实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呢?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不停转发的一则新闻:“微信谎言汇一分钱整惨骗子。”一分钱,并由对方扣付手续费。如此转账400 多笔之后,只花了4 元就让骗子损失了800 元。这条新闻看上去没有任何疏漏,似乎是“真实”的,于是用户在觉得“好笑的同时将此新闻转发,如同接力赛一般,更多人看到这条新闻并进行转发。这些人在转发时,或许只是为了好玩,但却没有去细究这个新闻是否真实。通过在多家银行了解后,原来通过手机银行转账,金额若低于10 元,是不能选择由收款方交付手续费的,甚至有的手机银行里根本就没有对方付手续费这一个选项。而且,就算真的有人做到了,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发现并且将这种转账认定为是恶意行为从而进行。

  微信的远远不只如此,消息标题往往会写着“朋友圈都传疯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等吸引眼球的夸张方式。有些人认为不过是网络的玩笑,并不看重,但是却忽略了自己在微信朋友圈中恐怖信息,引起恐慌,或者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就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熟知微信的人都知道,经常出现一些“朋友”在朋友圈里转发一些有着夸张的标题或者图片的“新闻”.例如“不要再这样吃了!它会产生化学反应导亡!”“快看吧!1000 年才出现一次啊!惊呆了!”“最新通知!太了!”这些被微信“朋友”疯狂转发的骇人听闻的消息就像在街边看到的性病小广告一般,让人害怕,但追根究底却全部都是。中山大学与设计学院研究团队推出微信分析报告①,结果表明,这些话题涉及人们普遍比较关注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疾病相关等领域,主题广泛,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通过“死亡恐惧”与“死亡焦虑”来亲友。由于用户自身的本能,这些话题会引发大家的好奇去点击、转发。

  这些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来自于一些微信账号。用户会以为,被“认证”的账号,是拥有一定话语权的,所以会产生信任感。而这些新闻点进去之后查看,会发现它们还都出自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清白世家”,例如它会告诉用户,这条新闻来自于、卫生局、食品安全委员会等等会让人产生信任感的客观源头,实则并威出处。这也需要腾讯微信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清除“李鬼③”.

  网络催生的浮躁社会似乎让受众更容易听到、看到很多关于或者是人群的负面新闻,其结果导致的是更多的抱怨。有心理研究表明,人通常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这也符合“孕妇效应”一说,其他的内容即便摆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之所以这样的泛滥,或许也与受众的“需求”有关,用户似乎更想要看到这样的新闻,于是一些人才会“投其所好”,制造新闻。

  其实想要分辨很简单,中山大学对于分析报告①显示,的公式是“数字化+多图+恐怖后果=恐惧情绪”,大多有一个潜台词,就是其来源是客观可靠的,并且会采用一些数字,例如“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这些东西能让你增加30 年寿命”等。并且这些新闻往往配上了许多的图片,平均每篇会有3.56 张图片,让人有“”之感。这些利用受众的保守心理,不敢轻易否定或者忽略这些消息,因此中有33%会包含“死亡”,引发48%读者的恐慌,处于本能,哪怕只有1%的可能性,这些信息都会激起用户亲友的,从而转发,口口相传。

  最近在“朋友圈”中互相转发的一个来自平台的消息是关于“消基会:七成五面膜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导致乳癌”.点开之后,图文并茂地写出了财经台的一则新闻,并罗列了以某些品牌为代表性的不能长期使用会导致癌症的面膜,并圈出了成分列表中其不合格的成分。还意指面膜公司已经在花大力气要删掉此贴,强调它的重要性。爱美是人之常情,无论男女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会使用面膜来保养皮肤,从该新闻的标题看来似乎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去找出“”为用户解忧排难。

  但通过专业人员验证,这些被圈注出来的会导致癌症的英文名,都是一些正常添加的具有防腐功能的成分,且其每片含量并不足以造身。

  以这个新闻为线索,调查了一些看过此新闻的用户感受。11 位看过该新闻的好友里有9 个人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面膜,当用户看到这条新闻时,并没有人会直接跳过这条新闻,出于好奇心都会点击查看。而看完这条新闻之后,有四人表示会去核实其真实性,两人觉得正常,另五人会感觉害怕。当问及是否会转发给家人朋友的时候,仅一人(研究生学历)表示不会转发,表示这样的新闻已经属于老生常谈的范围,很清楚化妆品都会含有不同剂量的防腐剂,既然还受到热烈追捧,证明需求已经战胜恐惧。由此可见,对于这样的并不确定其来源的新闻,大多数人会持有相信的态度,甚至转发给家人朋友,导致以讹传讹。在CNNIC 发布的《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指出,高学历的人群在社交网站上的依赖性更低,高学历人群产生手机依赖症、成为微博控、微信控的比例也更低①。那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是有助于净化微信社交网络的。

  从现代社会中一些现象来看,人们乐于交友,特别是认识一些陌生的朋友。于是对大多数而言,微信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社交软件,它被附加了更多的功能,它成为了一些人“猎艳工具”,也是犯罪的作案工具。看似匪夷所思的一些“附加值”,但却真实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经济观察网中一篇《微信,为性》的文章中说,“如果你还把微信当做一款纯粹的社交软件,抱着它对讲,用作群聊工具,感叹语音输入代替了手输短信的烦恼,并节省了电话费,而不了解它如今真正的”主流“功能--跟性伴侣见面,那你真 OUT了。②”

  微信中的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以及漂流瓶都为用户交友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方便交友,是一个交友利器。但是这样的原本服务于用户拓展交友圈的功能却被利用起来,因此经常也会看新闻上看到微信成为诈骗、盗窃、案的作案工具。

  定位功能方便“找”到你,而你在微信中所秀出来的照片或者是头像都会成为的作案动机。所以年轻女性需要提高,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以免受到。拓展朋友圈是可以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自身安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