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社会心理> 文章内容

课程特色化 校园变成大课堂

※发布时间:2017-6-16 18:24:4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5月19日,南充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现场会在南师校举行,500幅书法、绘画、手工作品展绘就的校园大道风景线吸引着来宾的眼球。从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前,500多米的校园道上,蛋壳画、黏土画、钉子画、纸雕、泥塑,成了来宾眼中的新宠。南师校在师范基本功和师范技能上的特色教育,让校园成为一个进校门暨进课堂的“大教室”。

  1956年,南师校的前身南充县四中开办幼师,同年开办速成师范班,这是南充师范教育的萌芽。从此,南师校也开始了师范教育的躬耕征程,办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职业学校,南师校一直师范教育的“本位教育”,尤其是对传统师范课程、师范生基本功的教育。

  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建设为推手,以各类文艺汇演,文艺技能比赛和学校艺术节为依托,以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艺术水平为目标,艺术特色发展道。

  合适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务实的教育才是真的教育。学校培养学生“五个一”:一手好字、一口流利普通话、一门技能、一篇好文章、一个好形象。南师学子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有学习、有收获,将“师范专业性”和“职业技能性”结合学习,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在南师校教务处办公室,进门右手的整面墙上,贴着一张长约4米,宽2米多的课程表,是南师校全校70多个班级的课程表。思想品德、语文及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数学及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物理、化学、生物、小学自然常识教材教法,外语、地理、历史、心理学、教育学、体育、音乐、美术、三笔字、普通话、教育实习等课程……透过这张大型课表,折射的是南师校薪火传承的。练好师范基本功,上好师范必修课。

  据教务处主任何世林介绍,40多年来,学校在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稳中求变。会根据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实际教育需求,调整课堂内容,但课程设置上,始终强调教师基本功,是重中之重。

  苟聃,是南师校的美术教师和手工课教师,这是两个师范学生基本技能的课程。苟聃的课,将手工和美术课程创新,鸡蛋壳、超轻粘土、石头、钉子、纺布等手工都成为美术课的“主角”。苟聃说,学生们以后都会进入幼儿园,成为幼儿教师,动手能力非常重要,这些手工和美术相结合的训练,对以后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很有帮助。另一边,书法教师陈建东的书法课,也不再只是传统的三笔字训练。他将传统师范课程进行特色创新,让越来越多学生喜欢上看似枯燥的书法课。

  事实上,不只是美术课、书法课,南师校的普通话课、心理学课等传统师范课程,还有国画、剪纸、面塑、舞蹈等艺术课程,都在南师老师的特色化创新中,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新颖有趣,让学生对这些进校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强调的传统课程,越来越喜欢,学习越来越主动,成为这些课程的“粉丝”。

  若务处办公室墙上的课程表,是南师学生教师岗位前的“入门”,那南师校提供给学生的这座“师门”,经过85年的沉淀积累,已经成为一个进校门暨进课堂的“大教室”。

  在这个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大教室”里,30个校园,是当之无愧的活跃细胞。学生站、国旗班、礼仪队、清风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团、书友会、写作论坛协会、手工艺术协会、教师技能与研讨协会、吉他社、轮滑社、新奥跆拳道协会、锐惠篮球社、紫音音乐社、动漫社、街舞社、啦啦队……这些活跃在校园各年级、各班级的,融兴趣和专业相结合,不同程度调动了学生专业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特长。

  学校创建艺术人才培养3个;举办各类大赛、作品展等70余次,参加大型文艺汇演3次,艺术作品在国、省、市各类竞赛中获一等18项。

  18岁的广安女孩刘永娟,是南充师范学校幼教专业2014级7班的学生。不久前,她用碎鸡蛋壳作画的一幅仕女图,在网上火了。网友直呼惊艳美翻的同时,还有不少美术专家向学校打听她。最近,刘永娟正在和老师学习新的技能——蜀绣如画。这段时间,她的课余时间都在穿针引线练针法。

  “学校开的美术课越来越有意思,每次学习新的东西都让同学们直呼万万没想到。”刘永娟介绍,在进入南师校之前,每次填个人资料,“特长”一栏里她都只能写“无”。现在,仅画画这一项,她就能熟练进行油画、水粉画、铅笔画、黏土画、钉子画、蛋壳画、石头画等创作。除了美术,她还会各种手工,专业要求的手工教育制作,对她而言,So Easy。

  刘永娟日渐满血的技能点数背后,是以前连她自己都不敢想的刻苦。“初中的时候成绩不怎么好,到后来怎么学都学不进去,一到教室上课就头大。”现在,刘永娟学习热情满怀,除了教室和寝室,她还很喜欢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自己 喜 欢 的“ 自 习点”。没有固定课程的课外活动时间,她都会在活动中心、实训楼或者图书馆。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