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临床心理> 文章内容

时评:对心理陪护职业不妨“心里阳光点”

※发布时间:2022-1-21 3:34:30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16日发布消息,注册心理陪护师正式获批。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的“陪聊”服务,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某些“小姐”改头换面成了“陪聊女”。(2月20日《华西都市报》)

  用虎年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中一句经典台词来说,对心理陪护职业要“心里阳光点”。心理咨询作为一个职业,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笔者也相信,大多数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是阳光的,不是的。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业的诞生有“两个需要”。

  首先,“心理陪护”是社会需要。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转型,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庞大,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量涌现,需要人关爱和照料;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家庭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残疾人和病人。迫切需要专门的“心理陪护”者帮助这些人解除后顾之忧。

  其次,“心理陪护”职业是扩大就业的需要。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人数尚未达顶峰,还将逐年攀升,2009年有61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2010年将有63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另一方面,农业人口的转移压力大;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还有一部分企业没有恢复或全面恢复生产,原有的就业人员处于失业或半就业状态给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创新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不仅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和期待。张飞跃 torrent

  既然社会和需要专门的心理陪护职业人员,坊间和对上海批准“心理陪护”职业,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应该多鼓励和建言,促进这一职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向全国推开,而不是先入为主,贴上标签,当头给一。

  当然,如果有人挂羊头卖狗肉,借“心理陪护”作遮丑布贩卖,应该予以,因为这是和法律都不允许的。但就像有人持刀而生产刀一样,就像有人利用网络而废掉网络一样,因为有人利用“心理陪护”暗中搞而一个社会迫切需要的职业诞生,是因噎废食,不可取。

  因此,防止借“心理陪护”之名搞交易,是可以监管的,也是能够监管的,关键要用疏导的思维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去堵。(王捷)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关键词:心理陪护